Win Vista是真正意義的操作系統回歸嗎?
Vista 是被微軟寄予厚望的新一代桌面操作系統。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什么?無數人帶著這個問題來關注它的一舉一動。微軟卻因為種種原因推遲Vista發布,在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的同時也讓許多用戶感到失望。相信許多耐不住性子的人已經參加了微軟的CPP計劃,試用Vista.但最后的感覺是Vista是一個安裝了漂亮桌面主題的Windows XP.被微軟分為安全、互聯、娛樂、清新、開發五大新特性Vista,并沒有給人真正信服的感覺。落到了IE7的多tag技術,Windows 側欄,變成了Vista的亮點。不能否認Vista確實比Windows XP 強,但足夠說動用戶去升級嗎?
回顧微軟操作系統的開發歷程,從Windows 3.0到Windows 95用了5年,到Windows 98用了3年。從Windows 98到Windows 2000到Windows XP也分別用了兩年。作為Windows XP的下一代產品,開發周期將近5年的Vista是微軟歷史上最艱難、最曲折的產品開發項目。耗費如此長的時間,前后共計約9000名程序員最終到底寫出了什么?每個用戶心理都畫了一個大問號?
確實很難一下回答這些問題。不如讓我們跳出Vista,從根源上看看什么才是操作系統。從網上可以找到這樣一個關于操作系統的概念: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簡稱OS),是電子計算機系統中負責支撐應用程序運行環境以及用戶操作環境的系統軟件,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核心與基石。它的職責常包括對硬件的直接監管、對各種計算資源(如內存、處理器時間等)的管理、以及提供諸如作業管理之類的面向應用程序的服務等等。從這個定義我們也許可以發現,操作本身其實應該被看作一個平臺,通過它你可以方便的操作上面的應用程序,同時使你開發出自己需要的應用程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應用模型和開發模型。所以一個操作系統的特性也許不能局限在自身,能幫助你做什么可能才是最主要的。也許不會有人整天使用操作系統就是盯著操作系統界面看,在操作系統的窗口間不停切換吧。更好的利用操作系統引導到所需的應用程序也許才是我們使用操作系統的目的。
但也許正是微軟將多年來操作系統的宣傳推廣策略,將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和功能附加給了Windows,宣揚Windows自身攜帶的新特性,使用戶已經模糊了操作系統的真正含義。一個較Windows XP 沒帶有過多新功能的Vista 讓人們一時很難接受。
當微軟耗時5年開發出了.NetFrameWork 3.0 (.netframework 2.0+WPF+WCF+WF+WCS)新一代應用開發平臺,真正使想給用戶提供一個新的應用和開發模型的時候,反而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雖然微軟還真是下了一番心思,從編寫托管代碼平臺的.netframework 2.0,到充分利用目前硬件環境推出的新的圖形開發引擎WPF。從幫助分布式應用程序互聯的WCF,到構建企業工作留引擎WF。甚至時下火熱的網絡身份認證技術開發都被微軟用WCS集成了進來。但畢竟這些目前還是是嵌入到操作系統內,對大多用客戶端用戶來說它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東西。而處于Beta2 版本的Vista 又無法在企業中部署應用。(Beta版產品為實驗室階段產品 RC版后可以在企業中部署)所以也沒有多少震撼的基于Vista 操作系統的應用程序展現在用戶面前。擺在微軟面前的問題也許是,如何盡快的催生構建在Vista上面的應用.使用戶可以真實感受到Vista可以為他們帶來什么。在推廣Vista的時候,如何吸引軟件廠商的眼球,尤其是中小型廠商.因為它們可以更加敏捷的轉型自己的業務和產品.
Vista 是真正意義操作系統的回歸嗎?也許是個技術問題,也許不是.因為現在的IT環境已經不比當年Win95,Web應用來的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讓微軟都措手不及.用戶、軟件廠商還有多少耐心將自己的應用程序完全構建在單機操作系統之上,真正輕便的WebOS也許不久的就會誕生。以傳統的技術眼光看,Vista也許是操作系統的回歸,但留給微軟去證明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