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神秘面紗 WindowsVista安裝步驟圖解
作者:IT168 老姜
【IT168 軟話不軟】我們驚嘆于Windows Vista 開發經歷了五年的時間歷程,這會是怎樣的一個完美巔峰之作?我們驚羨于Windows Vista 夢幻般的視覺效果,她又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神奇旅程呢?盡管微軟聲勢浩大的在11月30日做了Vista全球發布,但是她距離我們的視野依然撲朔迷離,因為我們想要見到的個人零售版依然要再等待至少兩個月的時間,這并不長,因為我們已經等了五年了。
然而,微軟之前所公布的那些甚至有些苛刻的計算機配置條件,是否已經讓你退縮了,雖然觸手可及但仍心有余悸。因為就微軟所推薦的最低配置新式處理器800MHZ,512MB內存以及支持DirectX9 的圖形處理器,我想大多計算機都能夠勝任,但事實是這樣嗎?并不盡然。要想全部開啟Vista的全部功能,你至少需要1-2GB的內存以及128MB-256MB獨立顯卡,還有DVD光驅也是必須的,因為將近2.5GB的系統全部寫在DVD光盤片中。這包含了Vista的全系列版本。
Windows Vista根據消費者、小型企業、大中型企業這幾類主要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對操作系統的功能和特性進行了優化和調整,提供了6個產品的版本,面向消費者的有Windows Vista Home Basic、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Windows Vista Ultimate,面向小型企業的有Windows Vista Business、Windows Vista Ultimate和面向大型企業的Windows Vista Enterprise 以及面向新興市場的Windows Vista Starter。
對于那些想獲得Windows Vista中所有特性的消費者或者小型企業來說,你可以選擇Windows Vista Ultimate版本,這個版本包含了跨越所有類型的操作系統特性,尤其適用于在家和在辦公室使用同一臺電腦的用戶。
萬事開頭難,如果安裝Windows XP對于你來說非常簡單,那么安裝Windows Vista除了會感覺一點點界面上的變化,并不會給你帶來更多困難,你只需要用鼠標點擊下一步或者選擇一下必須的選項,其他就是等待了。
為了消除大多數人的心里恐懼,我們做了一次幾乎算是完整的Windows Vista安裝界面截圖,也許并不需要我們多說什么,你也能一樣看的明白。
我們在不同的三臺計算機上安裝了Windows Vista的最終版,一臺筆記本電腦、兩個臺式機,沒有預料到的是我的最新擁有酷睿2的雙核處理器、獨立顯卡的計算機僅僅復制完文件就藍屏了,無論是全新安裝還是在Windows XP下安裝均告失敗,而另外一個配置賽揚2.0GHZ、內存1GB和集成顯卡的機子卻能正常安裝,雖然不能開啟Windows Vista的玻璃效果。筆記本的配置為PM1.86、1GB內存、128MB X700獨立顯卡,安裝一切正常。Ok,就先來看看Windows Vista的安裝截圖。
你可以在Windows XP下安裝Windows Vista到另一驅動器或者使用光盤啟動計算機。就目前來講我還是建議你使用雙系統,因為在Windows Vista系統下還有很多應用軟件你不能夠很好的運行,也有網友通過一些修改的方法使得這些軟件能夠運行,但是在官方還沒有更新這些軟件兼容Windows Vista前,我還是不能保證她的穩定性。當然,如果你有兩臺計算機那就可以在其中一臺上全新安裝Windows Vista。
本例,我們是使用光盤自動引導全新安裝Windows Vista,首先看到的是黑色屏幕上的正在加載文件,這個過程并不漫長。
正在加載文件
文件加載完成后,彈出一個安裝選項窗口,在這里,你可以設置需要安裝的語言版本以及區域時間和輸入方法,默認為中文版本,點擊“下一步”。
安裝選項
接下來點擊“現在安裝”,在這個界面里還有一個選項“聯機檢查兼容性”,如果你不能確定你的計算機能夠安裝什么版本的Windows Vista,那么可以首先檢查一下,然后點擊“現在安裝”,開始安裝之旅。點擊“現在安裝”
之后出現產品密鑰輸入框,當然我們還沒有拿到最終盒裝產品,也就暫時沒有產品密鑰。不過還好微軟提供了30天的免費體驗使用,你可以繼續點擊“下一步”。如果你擁有產品的密鑰那么就可以勾選“聯機時自動激活Windows”。
輸入Windows密鑰和激活
如果沒有填寫正確的Windows產品密鑰,那么還會繼續彈出下面這個窗口,請點擊“否”。;
選擇Windows Vista版本
這一步是選擇你想要安裝的Windows Vista版本,我們在上面已經介紹了,就看你的需要。
版本選擇
許可協議,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微軟的產品就應該仔細看一下,我想你并不想在這兒浪費太多的時間,點擊“接受許可協議”進行下一步吧。;
Windows Vista安裝許可協議
目前,我們選擇的Windows Vista版本還不能支持直接升級,只能選擇“自定義(高級)”安裝,因為我還要面臨著給磁盤分區的步驟。選擇升級或是自定義安裝
安裝Windows Vista的空間
新建分區
在這里,你可以對硬盤進行新建分區、刪除分區或者進行格式化處理,進行完成后點擊應用,之后再進行下一步。
進行完這一系列的設置,Windows Vista就進入安裝,復制文件和展開文件將需要較長時間的等待,而且在進行這一系列安裝到同時也會自動重新啟動計算機1-2次,并不需要你的干預。正在安裝Windows
展開文件
安裝功能及更新
完成更新后,再次啟動計算機,進入黑色的引導界面,而在這里經典的視窗也不見了,也許你不小心就錯過或者看不到這個黑色的界面,因為的確不是太明顯。Windows Vista啟動滾動條
Windows Vista啟動
這個界面也是我們之前沒有看到的,看來微軟為了安裝Windows能夠更快一些,已經精簡并在安裝過程中跳過了很多花哨的介紹。之后,再一次繼續安裝Windows。
完成安裝
完成安裝后會繼續重新啟動計算機,這期間一共啟動了兩次。之后你將看到以下這個界面,就是設置你的用戶名和密碼。在這里你可以選擇用戶想要的圖片,建立一個個性的名字以及自己記得住的密碼,這很簡單。設置完成后點擊“下一步”。
選擇一個用戶名和圖片
在這里,你可以輸入計算機名并選擇你的桌面背景,可以看到微軟增加了系統背景,而且這些圖片看上去更加具有魅力和動感。當然,你也可以在完成安裝后在選擇其他的可選背景方案。輸入計算機名稱并選擇桌面背景
點擊“下一步”繼續設置Windows的安全和更新選項,如果你不想馬上更新就選擇“以后詢問我”設置Windows的更新
在下面這個選項里再一次復查你的系統時間和日期的設定,點擊“下一步”。設置系統的時間和日期
設置完系統的時間和日期我們終于看到了水晶般的玻璃球徽標以及“非常感謝”的字樣,但這依然沒有真正結束Windows Vista的安裝過程。
完成Windows的設置
以下過程顯示Windows正在檢查你的計算機性能,在這里,又見到了微軟關于對Windows功能和特性的介紹,但這并不會耽擱你很長時間,何不就先放下期待的心情先觀賞一下Vista將要帶給那些激動人心的特性呢。
聯絡交流,易如反掌
Vista的搜索可是無處不在哦
工作變得充滿樂趣
Ok,幾分鐘的等待之后,我們看到了不斷變換的Vista圖標,這些圖標將更好的詮釋你的文件屬性,給你帶來更多的驚喜,但也可能是陌生,因為你需要慢慢適應一下最新的Vista。終于看到了“歡迎”,而Windows XP的歡迎已經被這個幻想的舞臺所替代,圖片的下方顯示了Vista的版本。Vista的歡迎界面
第一次進入系統還要準備一下桌面
終于看到了Windows Vista的桌面,非常的清潔和簡單,除了回收站的圖標以及還沒有放到任務欄的輸入法程序,其他的就沒有什么了,而桌面的立體感覺是不是已經讓你眼暈了呢?這還不算什么,當你開啟了Areo就會對Vista的界面有更多的驚喜和贊嘆。Windows Vista 桌面
伴隨著桌面的啟動歡迎中心也跳到了眼前,這里顯示了你計算機基礎信息以及了解Vista系統的幫助。如果沒有取消那么下次啟動Windows時依然會再次啟動歡迎中心,直到你取消。
歡迎中心
你一定迫不及待的點擊“開始”了,沒有了“開始”字樣,被玻璃球徽標所替代。但這并不會改變你的使用習慣。還是先睹為快,雖然我們的安裝已經完成了。
Vista開始菜單
你會熟悉嗎,還是陌生?因為之前熟悉的“我的文檔”、“我的圖片”等等都變了,沒有了“我的”,難道是“大家”的?呵呵,要接受新事物,否則就改用其他系統吧,或者固守著Windows XP,甚至Windows98。所有程序
再來關注一下Vista的輸入法,之前默認的輸入法包含了智能ABC、王碼五筆等,而這次就僅僅默認了微軟拼音輸入法3.0,整句輸入是它的強項,而且目前的微軟拼音輸入法的確已經非常強大,并且擁有著一定的用戶群。如果你還是習慣用智能ABC那么只能再通過輸入法屬性再次進行設置添加。輸入法
到這里,我們的安裝圖解已經進行結束,安裝Windows Vista 一共點擊了十幾次鼠標以及40多分鐘的等待,就安裝速度上感覺還是比Windows快了一些,但是這種變化并不明顯。
接下來的工作自然是安裝你常用的應用軟件,辦公、聊天、娛樂更是一個也不能少,到那時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一樣,目前可能你還并不需要Vista系統,因為不僅僅是硬件的升級,還有你一定要考慮好還有很多應用軟件不能在Windows Vista良好的運行,可能她對于你來說還只是個擺設和炫耀,你并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帶給我們使用上最大困難的是Vista界面眾多圖標的巨大改變,現在還不能馬上知道它們都代表著什么,以及下一步將要做什么,這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可能是1個月,也可能是更長的時間。當然,我們會慢慢地把我們的體驗與大家分享,這篇文章就是開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