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盜版Windows Vista不死的主因?
萬眾矚目的微軟Vista今天在中國發布了,相信Vista能夠給廣大的PC用戶帶來美妙絕倫的界面、超強3D效果、高安全性、強大的圖片處理功能等等.然而,在Vista利用其超完美功能吸引廣大用戶的同時,卻又拋出了高售價.據了解,Vista中文家庭普通版市場售價為2060元,用戶最終購買的價格為1530元.
為了給Vista開路,微軟前期展開了一系列的打擊盜版活動.比如,聯合中國政府展開打擊盜版活動,并因此獲得了16億美元大單;向用戶免費提供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的在線“測試驅動器”;以及限制盜版用戶升級和針對企業用戶的“薩班斯法案”等等.
微軟每年都要花費巨額資金在打擊盜版上,但是收效甚微。數據顯示,在美國本土微軟軟件的盜版率高達22%,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則高達90%以上。為什么微軟使盡了渾身解數都無法制止盜版行為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高價格,這是表面原因,也是誘因;根本原因是電腦和互聯網讓消費者變成了“生產者”。
消費者是在期待Vista還是Vista盜版?
從騰訊科技做的網友調查中,我們看到71%的網友待購Vista盜版,而在多個Vista的論壇中我們看到大家討論的話題也集中在Vista盜版上。這讓筆者感到中國消費者對Vista上市的期待或許在本質上是在期待Vista盜版能夠來得快些。
微軟官方曾經表示,為了減少中國的盜版問題,Vista中文版將不再采用全球統一售價,其在中國的售價將調低45%,OEM版本更將調低70%。但是從實際上的售價來看,高達2000元的Vista中文版讓廣大中國消費者失望了。
微軟也知道售價過高是導致盜版的誘因,但是微軟的用戶不僅僅在發展中國家,歐美等國消費者收入水平較高,所以幾百美元的售價都當地消費者來說不算高價格。如果在中國的售價僅僅為幾十美元,這會造成市場的失衡,從而引發倒賣Vista走私等問題,最終導致Vista全球售價下降,影響其利潤。所以,保證高利潤率是微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
互聯網時代決定了盜版不會消亡
如果說售價過高是導致微軟Vista遭遇大量盜版的誘因,那么能夠讓盜版成為現實是什么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工具在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轉換。
比如古代修建萬里長城,需要數以萬計的勞動力和無數個晝夜的工作。但是現在建造摩天大廈也僅僅需要幾百名工人,2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完工。這是工具的力量,是現代化的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
美國瑟爾斯博士在一本著作中這樣來描述這種改變:“消費者經濟是一種由生產者控制的系統,其中消費者只不過是將內容轉化為金錢的能量源,這是一種絕對敗壞的惡果,根源在于生產者對消費者絕對的優勢!”這也正如馬克思所說,是工具產生了剩余價值,也是工具產生了資本主義。
的確,自從工業革命勝利以來,生產者便掌握了控制消費者的優勢。然而隨著互聯網和電腦的普及,“工具”又回到了消費者手里,他們開始利用手中的工具改變市場。比如,電子游戲軟件制作工具,這讓孩子們在看完了《指環王》之后,便開始動手制作虛擬游戲,滿足自娛自樂,而且還將這些游戲給他人分享。
再回到微軟Vista盜版操作系統。筆者認為微軟操作系統被盜版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費者開始掌握能夠實現盜版的“工具”,而這其中的很多盜版者并不是為了明顯的商業目的,很多人是為了表現自己的才能,還有些人是有著這種興趣。
再比如,最近盛傳的具有高加密技術的藍光DVD和HD-DVD被破譯一樣,黑客表示之所以到現在才破譯的原因是因為剛剛買到了藍光光驅。這雖然讓人聽起來有些可笑,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生產工具回到消費者手中之后給世界帶來的巨大變化。
相信工具的普及,讓盜版行為只能夠越來越多,而不會因為打擊而消亡,除非有一天所有的軟件都免費或者隨手可得,盜版行為才會中止。
未來操作系統必將免費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微軟Vista盜版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售價過高導致了這種盜版行為被商業化。而微軟雖然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是仍然無法從根本上制止盜版。盜版軟件不僅僅是一種經濟行為,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此外微軟Vista除了具有來自盜版的壓力之為,蘋果、Google也都已經具備了同微軟抗衡的實力,蘋果Mac OX的正在將各種“生產工具”交給消費者,這包括音樂制作、電影制作等等,這也是為了順應互聯網時代的需要;而Google和Salesforce.com等公司通過此技術在網上發布服務。
隨著社會的發展,軟件我們可以隨手可得,這意味著軟件免費時代的到來。我們也看到微軟正在轉變單一的靠軟件賺錢的方式,而將觸角伸向了服務、音樂播放器、游戲機以及將來可能制造手機。而這些領域比起軟件領域,掌握在消費者手中的工具要少得多,因此進軍這些領域也成為繼續維持高利潤的辦法。
最后,筆者要重申本文的主旨不是鼓勵盜版,是為了解釋盜版存在的深層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