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 2022 超融合部署(圖文教程)
目錄
- 架構
- 思路
- 硬件
- 步驟大綱
- 詳細部署
- 一、Active Directory域
- 二,故障轉移群集
- 三,存儲空間直通(S2D,Storage Spaces Direct)
- 四,Hyper-V虛擬機
- 最終效果
- 測試步驟
Windows Server 2022 超融合部署
超融合基礎設施(HCI,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的概念簡單說就是將<計算>和<存儲>資源通過網絡,以軟件定義的形式打通,合二為一,從而能夠實現關鍵應用的負載均衡、高可用、統一管理以及橫向擴展等功能。
架構
思路
- 計算資源的高可用依靠【故障轉移群集】功能
- 存儲資源的高可用依靠【存儲空間直通】功能
- 應用的高可用依靠【Hyper-V虛擬機】
1臺域控加2臺節點構成的群集,將2臺群集節點各自的存儲磁盤融合為一個邏輯存儲池,在池中創建出一個雙向鏡像的存儲卷,就像RAID1那樣。最后,將虛擬機放在這個存儲卷中,這樣,虛擬機和其中所承載的應用,就實現了高可用性。
此架構最多能夠承受任意1臺節點故障,當發生故障時,虛擬機會在短時間(35秒)內切換到正常的備用節點上重新啟動,從而保證了虛擬機中應用的持續服務。
硬件
3臺節點分別命名為S1/S2/S3,硬件配置均基本相同,雙1G網卡,S1只需1塊系統硬盤,S2和S3均安裝了4塊256GB的SSD,其中1塊用于安裝系統,各自另外3塊用于做存儲空間直通。
配置雙網卡的目的是在最終的高可用虛擬機中做NIC組合,從而使網絡也有冗余,任意一個網絡出現故障,都不會影響虛擬機中的應用,并且最好使用10G網卡。
節點IP地址設置
步驟大綱
- S1安裝【DNS】和【Active Directory域】,并配置為域控制器。
- 3臺節點都要安裝【故障轉移群集】功能,但只需在任意1臺節點上配置群集功能。
- 在S2或S3任意1臺節點上配置【存儲空間直通(S2D,Storage Spaces Direct)】功能。
- 3臺節點都要安裝【Hyper-V】,但只需在S2或S3任意1臺節點上配置高可用【虛擬機】。
詳細部署
為了便于理解,筆者將各個功能分開,按步驟部署。
一、Active Directory域
目的:實現統一管理,及后續虛擬機實時遷移功能的前置條件。后續大部分操作都可以只在S1上完成。
在S1節點上添加角色:Active Directory域。(DNS會自動添加)
添加新林,根域名d3.area。
設置還原密碼,其他及后續的路徑均保持默認。
在S2和S3兩臺節點上,將兩個網卡的首選DNS設為S1的兩個IP,否則無法解析d3.area域名,會導致無法加入域。
在S2和S3兩臺節點上的計算機改名處,加入d3.area域,提示輸入S1賬戶密碼,成功加入域后重啟S2和S3。
S2和S3重啟完成后,在S1上添加要管理的其他服務器,將S2和S3加進來。
添加完成后,就能在所有服務器目錄里看到S2和S3。
AD域配置完成。
二,故障轉移群集
目的:實現<計算>資源的高可用性。3臺節點都需要安裝【故障轉移群集】功能,但只需在任意1臺節點上進行群集配置。S1安裝的目的是方便管理。
在S1的服務器管理器 – 所有服務器中為3臺節點都添加【故障轉移群集】功能。
安裝完成后,在S1或任意1臺節點上打開服務器管理器 – 工具 –
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
將S2和S3這2臺節點創建為群集。(S1是域控,無法加入群集。)
驗證配置最好做一遍,如果某些條件不滿足,可以根據報告做相應調整。
設置群集的訪問點。
群集創建完成后,在節點菜單中就可以看到S2和S3均處于在線狀態。
只有2臺節點組成群集,還需要配置一個外部見證,以保證在任意節點故障時,也能夠選舉出1臺多數得票的節點。在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中,選擇群集,更多操作
– 配置群集仲裁設置。
選擇仲裁見證。
配置文件共享見證。
在S1上創建一個見證文件夾,選擇所有用戶都具有讀寫權限,確定完成。
故障轉移群集配置完成!此時,我們通過遠程桌面訪問群集地址10.3.30.1時,群集系統會自動選舉出1臺主節點來提供服務,而另外1臺作為備用節點。當主節點突發故障時,備用節點會快速頂替主節點,繼續提供服務,中斷時間約30~60秒。但這一步僅僅是完成了<計算>資源的高可用性,并非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接下來,配置<存儲>資源的高可用。
三,存儲空間直通(S2D,Storage Spaces Direct)
目的:實現<存儲>資源的高可用性。簡單說,就是將S2和S3上的除系統盤外,另外共計6塊磁盤做成“RAID1”。
在開啟S2D之前,先來檢查一下當前是否滿足創建S2D的條件。在S2或S3節點的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中,選擇驗證群集,然后選擇<僅運行選擇的測試>。
只選擇<存儲空間直通>測試。驗證完成后可以查看報告是否滿足創建S2D的條件,如果不滿足,可以對照報告要求去做相應調整。需注意,S2D無法使用Intel
RSTe RAID,具體的硬件需求,可以到微軟網站查看。
萬事俱備,接下來在S2或S3其中1臺節點上,用管理員身份打開PowerShell,執行如下命令開啟S2D功能:Enable-ClusterS2D
創建過程需要幾十秒到幾分鐘不等,如果中途長時間卡在27%,可以先關閉PowerShell窗口,更新驅動,重啟所有節點后再嘗試創建。如若還不行,很可能就是硬件不支持了。
創建完成。因為使用的都是SSD,所以系統沒有設置緩存磁盤,不必理會這個警告。如果是HDD+SSD/NVME的組合,S2D系統會把速度較快的SSD/NVME用于緩存。后期也可以手動設置緩存。
創建完成后,在S1存儲池中就會出現S2D on
Cluster1的存儲池,選中它新建虛擬磁盤。
設置虛擬磁盤名稱為VD1,存儲數據布局為Mirror,復原類型為雙向鏡像,容量設置了500GB。如果對存儲復原有要求的話,可以參照微軟文檔,預留一定的容量。
虛擬磁盤創建完成后,接著會創建卷。服務器選擇Cluster1,磁盤選擇VD1,容量同樣設為了500GB,驅動器號設置為D,文件系統ReFS。
卷創建完成后,打開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 – 存儲 – 磁盤:可以看到群集虛擬磁盤VD1現在就承載于S3上。
接下來再創建一個容量為100GB的群集虛擬磁盤VD2,過程和創建VD1一樣,但不用選驅動器號。這個虛擬磁盤是用于群集共享卷,放置虛擬機的頁面文件。這么做能夠讓虛擬機在故障轉移時,速度更快。
添加為群集共享卷后,S2和S3的C盤ClusterStorage文件夾下就出現了VD2。
存儲空間直通(S2D)配置完成!注意:虛擬磁盤VD1是500GB的高可用D盤,它只出現在承載它的節點上,另一個節點是看不到的。這個盤用于存放虛擬機磁盤文件。虛擬磁盤VD2是100GB的群集共享卷,群集的所有節點中C:\ClusterStorage路徑下都能看到,它只用于存放虛擬機的頁面文件。
四,Hyper-V虛擬機
目的:讓系統環境和應用都實現高可用。
在3臺節點上均添加Hyper-V角色。
兩個網卡都選上,其他默認。注意:筆者的S3網卡與另外2臺不一樣,在這一步沒有影響,但后面的虛擬交換機要改成一致的名稱才行,否則虛擬機遷移會出問題。
3臺節點的Hyper-V角色添加完成后,都要重啟。重啟后,3臺節點都會多出2個虛擬網卡,而物理網卡的IP也會消失。第一時間將這兩個虛擬網卡的IP給設置為一開始配置的那些IP,另外2個物理網卡不用動,3臺節點都要設置。S1的DNS要指向自己。S2和S3的DNS還是指向S1。
S2和S3的IP也和之前的一樣,DNS還是要指向S1。
在S1上打開Hyper-V管理器,將S2和S3這兩臺節點的虛擬交換機名稱都設置為VS1和VS2,從而避免因虛擬交換機名稱不一致,而造成虛擬機無法轉移的問題。
接下來打開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如果沒有顯示群集的話,手動連接到群集。
在群集的角色菜單,新建虛擬機。
選擇當前承載VD1磁盤的那個節點,S3。并且提前準備好要用的系統ISO鏡像文件,放入S3的D盤。
將虛擬機的磁盤文件位置放在D:\路徑下,取名VM1,【代數】根據需要選擇,【網絡】選擇VS1,存儲空間和要安裝的系統根據需要設置即可,這里筆者在虛擬機中安裝的還是Windows
Server 2022。
虛擬機創建完成后,先不啟動。打開虛擬機設置 - 添加硬件 –
網絡適配器,將VS2加上。CPU也按需求更改。
然后在2個網絡適配器的【高級功能】里,將受【保護的網絡】和【NIC組合】選中。
將智能分頁文件放入群集共享卷
開啟虛擬機,安裝系統。
虛擬機系統安裝完成后,進入虛擬機里的系統,服務器管理器 – 本地服務器 -
啟用NIC組合,將2個網卡添加到1個組中,組名設為NG1。
然后將NG1的IP設置為所需地址即可。
AD域、故障轉移群集、存儲空間直通、高可用虛擬機,全部配置完成。
最終效果
使用遠程桌面和ping兩項檢查,先看結果:
如果虛擬機能夠在任何故障下,轉移時依舊保持開機狀態,不重啟的話就更完美了,但暫時我還沒找到能夠實現的方法。
測試步驟
在S1打開故障轉移群集管理器,連接到Cluster1.d3.area群集,查看角色,此時虛擬機VM1正在S2節點上運行。
開啟VM1的遠程桌面并關閉防火墻,然后遠程桌面登錄,并持續ping它的IP地址。
此時將S2的兩個網口都關閉,模擬S2故障。
虛擬機的遠程桌面連接和ping都顯示斷開。
35秒左右,VM1轉移到了S3上,并重新啟動。
Ping通了,遠程桌面也自動連上。
測試完成!
到此這篇關于Windows Server 2022 超融合部署(圖文教程)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Windows Server 2022部署內容請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