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緩存之keep-alive的理解和應用詳解
官方解釋:
<keep-alive> 包裹動態組件時,會緩存不活動的組件實例,而不是銷毀它們。和 <transition> 相似,<keep-alive> 是一個抽象組件:它自身不會渲染一個 DOM 元素,也不會出現在組件的父組件鏈中。
當組件在 <keep-alive> 內被切換,它的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這兩個生命周期鉤子函數將會被對應執行。
主要用于保留組件狀態或避免重新渲染。
keep-alive 是 Vue 的內置組件,在組件切換過程中將狀態保留在內存中,等再次訪問的時候,還保持著離開之前的所有狀態,而不是重新初始化。也就是所謂的組件緩存。
我們知道,使用路由vue-router切換組件的時候是不保存狀態的,它進行router.push()或router.push()或router.replace()的時候,舊組件會被銷毀,新組件會被新建,然后走一遍完整的生命周期。所以緩存經常與router-view一起出現:
<keep-alive> <router-view /> <!-- 所有路徑匹配到的視圖組件都會被緩存 --></keep-alive>
被包含在 keep-alive 中創建的組件,會多出兩個生命周期的鉤子: activated 與 deactivated:
1. activated:在 keep-alive 組件激活時調用2. deactivated:在 keep-alive 組件停用時調用
注意: 只有組件被 keep-alive 包裹時,這兩個生命周期函數才會被調用。這兩個鉤子在服務器端渲染期間不被調用。
應用場景:
官網有一個多標簽界面的例子,介紹的還是蠻詳細的。
我們在實際開發項目中會有一些需求,比如跳轉到詳情頁面時,需要保持列表頁的滾動條的位置,返回的時候依然在這個位置,這樣可以提高用戶體驗,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緩存組件 keep-alive 來解決。
設置了 keep-alive 緩存的組件,會多出兩個生命周期鉤子:
首次進入組件時:beforeRouteEnter > beforeCreate > created > mounted > activated > ... ... > beforeRouteLeave > deactivated 再次進入組件時:beforeRouteEnter > activated > ... ... > beforeRouteLeave > deactivated可以看到,緩存的組件中 activated 鉤子函數每次都會觸發,所以可以通過這個鉤子判斷,當前組件時需要使用緩存的數據還是重新調用接口加載數據。如果未使用keep-alive 組件,則在頁面回退時會重新渲染頁面,首次進入組件的一系列生命周期也會一一被觸發。
離開組件時,使用了 keep-alive 不會調用 beforeDestroy 和 destroyed 鉤子,因為組件沒被銷毀,被緩存起來了。所以 deactivated 這個鉤子可以看作是 beforeDestroy 和 destroyed 的代替,緩存組件銷毀的時候要做的一些操作可以放在這個里面。
需求案例
最近項目中碰到需要緩存的場景,主要還是列表頁到詳情頁的跳轉,但列表頁存在多級關系,具體需求如下:
初次進入此頁面,默認展示左側的樹形結構菜單,點擊某一菜單,右側加載該菜單相應的數據列表,由列表進入詳情內頁,然后再返回該頁面,希望該頁面保留了用戶之前選擇的樹形菜單及數據列表。若從其他頁面進入此頁面,則不需要緩存。
案例實踐
思路:結合 router 中設置 meta 信息,緩存列表頁。1. 設置路由的 meta 信息
const List = () =>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list' */ ’../pages/List.vue’)const Detail = () => import(/* webpackChunkName: 'detail' */ ’../pages/Detail.vue’){ path: ’list’, name: ’list’, component: List, meta: { title: ’列表’, keepAlive: true, //需要緩存 isKeep: false }},{ path: ’dist’, name: ’detail’, component: Detail}
2. 修改渲染匹配視圖組件 router-view(一般是 app.vue 文件,根據實際需求會不一樣)
<div class='container'> <keep-alive> <!-- 需要緩存的視圖組件 -->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 不需要緩存的視圖組件 -->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div>
也可以使用 keep-alive 組件的 include/exclude 屬性,include 表示要緩存的組件名(定義時的 name 屬性),而 exclude 相反,匹配到的組件不會被緩存。
<div class='container'> <keep-alive include='list'>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div>
3. 在需要緩存的頁面中,通過導航守衛 beforeRouteEnter 和 activated 鉤子判斷使用緩存還是重新渲染
beforeRouteEnter (to, from, next) { // 只在詳情返回時做緩存 if (from.name === ’detail’) { to.meta.isKeep = true } else { to.meta.isKeep = false } next()},activated () { if(this.$route.meta.isKeep) { // 詳情返回,取緩存數據 } else { // 重新渲染,在這里調用加載請求 }}
此處 beforeRouteEnter 鉤子也可以使用 watch 屬性監聽路由的變化:
watch: { $route(to, from) { //通過to/from.path判斷是否是需要緩存的路徑然后添加邏輯 }}
問題:
從詳情返回列表時正常,但當用戶在詳情頁按 F5 刷新之后,再返回列表就不能保留離開之前的狀態了,因為這時頁面重載了。
解決辦法:
在離開當前之前,將信息儲存在 localStorage 中,當詳情數據刷新后,手動觸發加載請求。
到此這篇關于vue緩存之keep-alive的理解和應用詳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vue keep-alive內容請搜索好吧啦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好吧啦網!
相關文章:
1. python求numpy中array按列非零元素的平均值案例2. CSS代碼檢查工具stylelint的使用方法詳解3. Python 多線程之threading 模塊的使用4. Python過濾掉numpy.array中非nan數據實例5. vue3?Error:Unknown?variable?dynamic?import:?../views/的解決方案6. Python的Tqdm模塊實現進度條配置7. react axios 跨域訪問一個或多個域名問題8. WML語言的基本情況9. python利用platform模塊獲取系統信息10. python 實現rolling和apply函數的向下取值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