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技術文章
文章詳情頁

在Python中字典按值排序的實現方法

瀏覽:3日期:2022-07-05 16:41:34

一、sorted高階函數

這種方法更為簡潔,更為推薦。

d={’a’:1,’c’:3,’b’:2} # 首先建一個字典d#d.items()返回的是: dict_items([(’a’, 1), (’c’, 3), (’b’, 2)])d_order=sorted(d.items(),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 按字典集合中,每一個元組的第二個元素排列。 # x相當于字典集合中遍歷出來的一個元組。print(d_order) # 得到: [(’a’, 1), (’b’, 2), (’c’, 3)]

下面是sorted排序方法的詳細解釋:

1. sorted高階函數語法格式: sorted(可迭代對象,key=函數名,reverse=False/True)

作用:從可迭代對象中,依次取出一個元素,該元素再按照key規定的排列依據排序。

可迭代對象:即可依次取值的對象,例如:集合,序列(列表,字符串,元組),字典等。

key : 是列表排列的依據,一般可以自定義一個函數返回排序的依據,再把函數名綁定給key。

reverse : 譯為反轉,reverse默認等于False,從小到大排序。等于True時,從大到小排序。

2. 匿名函數lambda的格式: 函數名 = lambda [形參1,形參2,...] : ,返回操作語句塊產生的結果并綁定給函數名。

例如: key=lambda x : x[1]

x:相當于字典集合中的一個元組, 例:dict_items([(’a’, 1), (’c’, 3), (’b’, 2)])中的(’a’, 1)或(’c’, 3)或(’b’, 2)

x[1]: 返回x中的第二個元素,即鍵值對元組中的值。dict_items([(’a’, 1), (’c’, 3), (’b’, 2)])中的1或2或3

注意:

(1) sorted函數中的可迭代對象不要用字典d,那樣只能迭代出的字典d的鍵。要用d.items()才可迭代出字典的鍵值對。

例:不能用 d_order=sorted(d,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要用 d_order=sorted(d.items(),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2) sorted函數排好序后,要綁定一個對象(賦值),例:d_order=sorted(d.items(),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因為字典是無序類型,用sorted函數排好序后不綁定d_order,字典會自動打亂順序。

二、列表的.sort()方法

Python中的字典是無序類型,沒有自己的排序方法。但可以用列表的.sort()方法來進行排序。

我們首先要把字典轉換為列表,再進行排序。

例子:

d={’a’:1,’c’:3,’b’:2} # 首先建一個字典dd.items() # 得到: dict_items([(’a’, 1), (’c’, 3), (’b’, 2)])L=list(d.items()) # 得到列表: L=[(’a’, 1), (’c’, 3), (’b’, 2)]L.sort(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 按列表中,每一個元組的第二個元素從小到大排序。 # x代表從L中遍歷出的一個元組print(L) # 得到: [(’a’, 1), (’b’, 2), (’c’, 3)]

注意:

1.上面的例子中最要的一步就是: L=list(d.items()), 即: L = list(dict_items([(’a’, 1), (’c’, 3), (’b’, 2)])

用list()列表構造函數,將L= dict_items([(’a’, 1), (’c’, 3), (’b’, 2)]) 轉變為列表,得到列表: L=[(’a’, 1), (’c’, 3), (’b’, 2)] 。

ps: 今天早上我折騰了好久才發現,list()構造函數竟然可以把 d.items()產生的dict_items鍵值對集合類型,直接變成列表,簡直NB??!

2.再簡單說一下列表的L.sort()方法: L.sort(key=函數名,reverse=False/True)

L.sort():會自動遍歷列表中的元素,即依次取出一個元素。再以key綁定的函數為依據排序。

例如: L.sort(key=lambda x:x[1],reverse=False) #L=[(’a’, 1), (’c’, 3), (’b’, 2)]

從列表L中取出第一個元素(’a’, 1)元組,以元組的第二個元素’1’為排序依據,

再依次從列表中依次取出第二,第三,...個元素確定排序依據,

最后reverse=False,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注: L.sort()內部還有其他參數,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用度娘搜一下。

三、擴展:

其實小c君是在用jieba庫進行文本詞頻統計時,才遇到了給字典排序的這個問題。

小伙伴們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下面的代碼,也可以自己找個文本試一下,非常有趣。

import jiebawith open('天龍八部-網絡版.txt',’r’,encoding=’utf-8’) as f: txt=f.read() words=jieba.lcut(txt) d={} for word in words: d[word]=d.get(word,0)+1 del d[’ ’] del d[’n’]with open('天龍八部-詞語統計.txt',’w’,encoding=’utf-8’) as f2: d=sorted(d.items(),key=lambda x:x[1],reverse=True) for x,y in d: f2.write('{}:{}n'.format(x,y))

注:還可以優化代碼,進行文本降噪。

四、后記:

今天折騰了一天,終于把字典排序的問題解決了。

到此這篇關于在Python中字典按值排序的實現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字典按值排序內容請搜索好吧啦網以前的文章或繼續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好吧啦網!

標簽: Python 編程
相關文章:
国产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